森林紅茶的故事
西元2000年,我因社區工作者葉瑞美的引薦而結識了位於魚池鄉大雁村的小聚落——仙楂腳。
披著日月潭的氤氳與蓮華池保護區的綠蔭,這個三十幾戶人家的散村、蜿蜒而充滿野趣的小徑,處處令人好奇;而最吸引我的是,熱情好客、質樸善良的葉金龍夫婦。
當時是「921」開始重建的年代,專業者建議魚池鄉茶農可以從紅茶再造入手,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緻農業。但是多數人心存觀望,只有葉金龍夫婦率先復耕荒廢了二、三十年的紅茶園,重組產銷班,且以「有機、手採、高品質、自有品牌」四大方向,期待走出沒落農村的生機。
興盛與沒落
「紅茶」是台灣產業發產史上的「異數」。從19世紀末,台灣巡撫劉銘傳時代就曾嘗試發展紅茶產業而未果。日治以後,透過引進印度大葉種阿薩姆茶樹與製茶技 術的研發,以魚池鄉為主要生產基地,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光復後至七十年代,是魚池紅茶外銷最鼎盛的時期,不僅每年創造出高額的外匯收入,也奠下「台灣紅茶 故鄉」的美譽。
然而,數十年來,當烏龍茶的產製技術日漸登峰,同時被吸納為台灣生活文化的一環之時,「紅茶」卻仍只是一項「外銷導向的代工產業」,紅茶文化並未在台灣扎 根。缺乏國內消費市場支撐的紅茶產業,在工資高漲、農村人力流入都市、國際市場價格外控,加上為了牟利而品管鬆散等因素下,逐漸失去競爭力,留下一頁頁輝 煌的歷史數據,以及一片片廢耕的紅茶園。
台灣紅茶的第二春
清晨,五點不到,紅茶產銷班第六班的葉金龍班長已經頂著露水,在茶園裡忙呼好一陣了。這些「921」震災前幾個月,才被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研發成功並命名為 「台茶18號——紅玉」的茶樹,在這六、七年來的有機管理下,已經卓然有成。有別於1973年研發的「台茶8號」較接近阿薩姆口感,「紅玉」以淡淡的薄荷 香、肉桂香,驚豔紅茶市場,被視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台灣紅茶」。
六點左右,六、七十歲的「採茶姑娘」,已經戴著花布斗笠在茶園穿梭,嘰嘰喳喳的聊著天,並熟練的摘下最嫩的一心二葉。
而外觀簡樸的鐵皮製茶廠房,機器運轉聲隆隆響起,一股渾然天成的茶香撲鼻而至。從這裡生產出的每一批紅茶都會送到茶改場經過評鑑分級,然後才能被冠以自創的「森林紅茶」品牌銷售。
葉班長與「森林紅茶」,成為開創台灣紅茶第二春的先鋒。
文化牆上訴人情、
說歷史
孕育「森林紅茶」的仙楂腳,則是個小而美的聚落。十多年來,葉金龍在路口牆邊掛上一串串有機香蕉和一大壺紅茶,成為社區的識別標誌。
而習慣赤著腳,笑瞇著眼的葉大嫂,就像「開喜婆婆」一樣討人喜愛,她從地震初期帶著老人家共炊共食、度過黑暗期,即使後來遇到很多流言攻擊,還是一樣樂觀。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雖然不是賺很多錢,但是人老了,不用跟子女伸手(拿錢),還能過得很快樂,那才是重要啦!」
因為一顆善意的初衷,讓老人們樂於拿起掃把主動清理家園環境,也讓老人們走出原本只會在門口沉默打盹的生活模式,積極有力的步入茶園,用雙手創造生機。
而每當葉大嫂帶著訪客解說社區居民以殘瓦破甕拼貼而成的故事牆,她就停不下來。
「這是以前的三合院,門口有一棵很大的仙楂樹,旁邊有很多煮飯花……附近有一條小溪,溪裡的魚蝦多得抓不完;還有那是我嫁過來時坐的轎子……」
讓駁崁穿上歷史的衣服,讓社區記憶變成居民可以自己動手累積的材料;來過仙楂腳的朋友們都不忘給這群率真而手巧的在地人大大的鼓勵。因為這些故事,無需藉助文字書本就可以流傳,而且歷史中的主角,就站在這裡!
土茶棧傳真情
社區內另一座農家味十足的土埆建築,牆上一個古老的蜂箱,樸拙的鐫著「土埆茶棧」四個字。
這座以遭921震垮的五間土埆厝為基礎,再用竹材茅草搭蓋二樓的建物,是民國91年3月透過文建會補助材料費,邀集社區居民當義工而整建完成的,強調運用在地建材與生態工法,讓它保留土埆的建築元素,卻是傳統與創新的結合。落成後一直是當地居民、遊客聚會品茶的所在。
歷經四年的風吹雨打後,已有部分漏雨和需要補強之處,但社區已無財力自行維護。幸而中華電信公司及時伸出援手,在2007年召募熱情的義工群,先後數度協助印土埆、修補樑柱,以及最後由董事長賀陳旦親自帶著同仁們將缺縫的土埆牆面一一修護,完成第二度的整修工作。
在這「老厝新生」修建過程中,我們看見了獻地屋主的鄉土之愛、中華電信志工的社區之情,大家因為凝結在「分享」與「互助」的共同夢想下,方得以讓這座充滿在地味的「土埆茶棧」重生。
分享給朋友的
「感情茶」
「為什麼你們森林紅茶特別好喝?」常常有人來到產銷班的紅茶工廠問葉班長。
爽朗的葉大嫂便會理直氣壯的說:「因為這個茶我們是有用心在做啊,這是有感情的咧!」
也許您還沒喝過這杯有感情的茶,但是,如果因為這個「紅茶夢」,而讓您的味蕾起了探索的熱情,那就隨時歡迎您蒞臨仙楂腳,在清風徐過的「土埆茶棧」,品味這杯有感情的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