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曹銘宗:日本玄米茶 vs. 台灣茶米茶

*日本玄米茶 vs. 台灣茶米茶
除夕,泡一壺曹天晴買給我的玄米茶來喝,這是一種「玄米+綠茶」的日本綠茶。日文玄米就是糙米,在綠茶中混了烘焙過的糙米,就是米香+茶香的玄米茶。
日文為什麼稱糙米為玄米(げんまい,gen-mai)?相對於白米,糙米的顏色較暗,呈淡褐色,而「玄」本意是黑色,故日文稱之玄米,有如英文稱之Brown rice。
玄米茶是米+茶,讓我想到了台語的「茶米茶」並沒有米,茶葉的台語為什麼又叫「茶米」?
在網路上看到一種說法:漢人唐山過台灣初期,生活困苦,白米很貴,而台灣尚未產茶,中國茶葉也很貴,當時一斤白米才能換一斤茶葉,故稱茶葉為茶米。
這種說法,我想是想太多了。台語的「米」也用來比喻似米粒的食物,除了茶葉稱「茶米」,還有玉米的顆粒稱「番麥米」、橘子果肉的顆粒稱「柑仔米」、剝殼再晒乾的小蝦稱「蝦米」等。
但蘿蔔刨成籤絲再晒曬乾的「菜脯米」,卻不是米粒狀,在此就要請教台語文專家。
「茶米茶」為什麼用了兩個「茶」字?因為台語的「茶」也泛指飲料,例如「麥仔茶」,甚至白開水也可稱「白茶」。
日本時代台日大辭典的「茶米茶」詞條:用茶米choaⁿ做茶。choaⁿ是「煎」的白讀音,台語的「煎茶」就是泡茶。因此,「茶米茶」就是用茶葉泡的茶水。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雲南沱茶、御貢茶、「午後の紅茶」等等


2017.1.21  林公孚兄贈的中國茶,小包裝,精美。
雲南沱茶
御貢茶 (蘇州市東山茶廠)




キリンビバレッジ(東京都中野区)は24日、紅茶の缶飲料「午後の紅茶」シリーズの数量限定品として、県の三大銘茶の一つ「さしま」と県産和栗を使用した「 ...


お気軽茶会体験~濃・薄茶. 【茶道体験】お茶を通して京の風情を味わう体験プラン! 主催店舗:株式会社美好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Washed Heirloom


Seven Seeds 的精品咖啡,每一杯都有書面說明。感謝咖啡大師許芝芝小姐。

Image result for HEIRLOOM
An heirloom plant, heirloom variety, heritage fruit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or (especially in Ireland and the UK) heirloom vegetable is an old cultivar that is maintained by gardeners and farmers, particularly in isolated or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Heirloom plant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irloom_plant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Green Tea with Nana Mint



2017.1.12 曹永洋學長送的:http://www.wtea.com/

Green Tea with Nana Mint

Each silk pyramid tea bag contains loose whole leaves and flowers, providing robust flavors and an intoxicating aroma. True Indulgence.

INGREDIENTS:

Chinese Green Tea, Nana Mint leaves & Natural Spearmint Flavour.

DIRECTIONS:

Pour freshly boiled water over the teabag, leave the tea tag out and allow to brew for 3-5 minutes or until the beverage reaches desired strength.  Add milk, sugar or sweetener as desired.

TIMELESS GREEN TEA WITH NANA MINT

SIGNATURE COLLECTION | GREEN

台茶十八號(紅玉)

龍潭最近也出產「紅玉」(台茶十八號)紅茶。
紅玉由台灣野生山茶與緬甸大葉種紅茶配種而成,茶色亮紅,有肉桂、薄荷香氣。
wikipedia

臺灣十大名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月潭紅茶[編輯]

日治時代由中央研究所技師新井耕吉郎印度阿薩姆省引進的大葉種茶種,南投縣魚池鄉適宜的年均溫及穩定的濕度,為此品種紅茶的製茶重鎮,1978年由當時的南投縣縣長劉裕猷先生命名為「日月潭紅茶」。種植在海拔約600-800公尺茶園之大葉種紅茶,品種有阿薩姆、台茶七號、台茶八號台茶十八號,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更培育台茶十八號(紅玉)為頂級紅茶。「魚池鄉紅茶產業文化促進協會」並自創「阿薩姆紅茶」品牌,堅持手工摘製風味。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就是茶"

張曉風  "就是茶"   人間副刊,1992.7.1 :浙江富陽富春江

榴槤茶、蘋果茶、荔枝紅、六安茶、......



全世界的好茶在台灣,手採的精品茶葉,卻未能全球知名,基於敬天惜地愛茶品,我們有使命感,要將安心、安全,不參雜越南茶,大陸茶,要將真正優質的台灣風味茶,帶著所有的安全保證行銷世界各地。
台灣原味精品茶
品牌

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茶葉來到大稻埕:臺茶新滋味;約1930年代福爾摩莎烏龍茶在歐美的廣告


約1930年代福爾摩莎烏龍茶在歐美的廣告





http://gushi.tw/archives/5529



【故事‧臺北】第零話:當茶葉來到大稻埕:臺茶新滋味

「大稻埕」

.......當然啦~地名的由來也不是隨便編造滴,這裡原來真的有一片片的稻田啊。稻作收成的時候,辛勤的農家在這個地方曬稻,所以就稱做「大埕」,又名「稻江」、「稻埕」,也就是說「大稻埕」這個名字就是指曬稻穀的場地啦。
從農田遍野到商店林立,這個轉變最大的關鍵就是震爍古今、馳名中外的「頂下郊拚」(哪有這麼誇張啊!)。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艋舺地區(也就是今天臺北萬華)爆發大規模械鬥,下郊人被打得大敗,哭哭啼啼跑來大稻埕找同為同安人的居民討拍拍。
而從刀光劍影中救出的霞海城隍,也就這樣搬了新家,坐落在大稻埕了。今天這座真的馳名中外的城隍廟可不只是守護城市的和平,它的業務範圍因為住在旁邊的月老而開始涵蓋愛情仲介,而且聽說成功率超高,一傳十十傳百後業務量蒸蒸日上,甚至連外國訂單都有呢。
02圖02
霞海城隍廟(圖片出處:臺灣女人)
話說回來,這些下郊人來到大稻埕繼續做生意,不久後也和艋舺的泉郊、北郊合作。他們共同創立三郊會館於大稻埕。大稻埕也就這樣開始了它的商業之路。
不過同治初年(1860年代初期),艋舺仍然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都市喔。大稻埕要取代艋舺的龍頭地位需要靠些新玩意(還沒輪到年貨啦~),那就是「茶葉」。
02圖03
今臺灣北部石碇茶園一景
說到茶葉,雖然臺灣很早就有在產茶,但臺灣茶葉打入世界貿易體系的故事可就要從一個歪國人開始說起呢。
1860年代以後,臺灣因為清國在英法聯軍之役的失敗而開港通商,許多外國人因此來到臺灣尋找商機,其中有個英國的商人杜德(John Dodd)來臺灣販賣鴉片順便考察樟腦產地。考察的過程中卻意外發現,台灣其實很適合種茶啊!
02圖04
臺史博常設展中杜德蠟像(圖片出處:觀台灣第12期)
隔年,杜德先生便創設了寶順洋行,引進福建安溪茶苗於臺灣本地栽培、生產、收購。
1867年,首批茶葉經烘培精製後,試銷澳門反應不錯,同年便在艋岬地區設立製茶工廠,委請買辦李春生租屋、準備設立洋行事宜。不過,在艋岬設立洋行一事並不順利,還引起了地方衝突和外交糾紛。因此,杜德和李春生就只好摸摸鼻子轉往大稻埕發展了。
1869年,從大稻埕出發的兩艘帆船,運載著2,131擔(大約9萬2千公斤)的臺灣烏龍茶直接輸往紐約。沒想到才剛上市就廣受好評,臺灣茶葉開始以Formosa Oolong Tea的品牌橫掃美國市場,不僅引起西方商人與中國沿海華人的興趣,也讓不少本地人競相做起茶葉的生意。清領時期臺灣設省後,大稻埕的精緻茶廠已多達六十餘家,還創立類似同業公會的「茶郊永和興」。當時臺灣超過半數的出口值都由茶葉包下,巨大的茶葉商機就這樣帶動了大稻埕的繁榮。
圖片1
Formosa Oolong Tea宣傳圖
咦?那原來北臺灣最繁榮的艋舺呢?
當然是沒落囉~從前面杜德在艋舺的經歷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地方的興起與沒落除了外在環境的機緣外,居民對於「改變」的接受程度也很重要。艋舺地區除了排斥製茶工廠外,在劉銘傳擔任台灣首任巡撫後,本來計畫設立小火輪碼頭,也是因為遭到艋舺人的抵制只好改建在大稻埕。
民風保守的艋舺就這樣喪失了在新時代轉型的契機,同時也在世界經濟結構的轉變下開始沒落,而大稻埕便成了後來都市發展的重要據點,現代化的措施如市街擴展、自來水、電燈也在這裡漸漸完備。
大稻埕與艋舺,看著這兩個地方榮枯交替的過往歷史,感慨的淚水都不爭氣地滑了下來嗚嗚~~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鄭培凱、朱自振《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等

郑培凯_百度百科

鄭培凱開始研究茶文化,純屬偶然。1991年,他到台灣做客座教授時發現有一群人對茶感興趣,並置辦了很好的茶室,於是常帶學生去茶室上課。在一次品茶講道時,有學生問道:“可不可以把飲茶的歷史講一講?”鄭培凱心頭一動,始著手收集茶文化的資料。應邀到香港城市大學擔任“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後,他和茶史專家朱自振一起合作,在2000年到2006年期間,把中國歷代的茶書都作了校注,書中匯集了自唐代陸羽《茶經》至清代王復禮茶說》共114種茶書,同時也輯錄了各種散佚著作,最後定名為《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這是現存所見茶書總匯中收錄最豐富的編著。為使更多人了解茶飲的文化境界,他還對陸羽的《茶經》作導讀,名為《茶道的開始》。
寫完《茶道的開始》,鄭培凱開始籌備介紹宋代的茶文化。鄭培凱說:“宋徽宗是愛藝術的,他是天下至尊,對審美的追求真是沒有止境的,講究到了極點。”而茶文化從陸羽提倡以來,經過歷代的繼承、發展和演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喝茶方法,可以說茶道在中國有著多元的發展。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大家喝茶的時候,一般都能夠安靜下來,古人時常討論用什麼樣的方式喝茶能對自己的精神有提升。真的懂得茶道的人,茶道的過程就是精神的提升,是一個淨化自己心靈的過程。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DIA International Coffee and Tea Festival

Join the DIA in exploring the traditions of serving and drinking coffee and tea from four different cultures—Arabic, Chinese, Indian and Japanese—that have heavily influenced the way the beverages are consumed in Western society. The two-day festival, taking place January 21-22, is free with museum admission and for residents of Wayne, Oakland and Macomb counties.

1 月21日
1月21日 - 1月22日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
285 人有興趣 · 34 人會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