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于昉/秋惠文庫庫長早期台灣人生活就和茶脫不了關係,例加肥皂台語叫茶元(ㄉㄧㄝˊ ㄎㄡ)就是由茶油做成的。我們喝的茶並不是台灣原生野生茶,始自清代自中國引進的茶籽茶苗,當時不少英商來投資,最有名的是英商杜德(John Dodd)在淡水開寶順洋行,請李春生當買辦,1869年以「Formosa Oolong Tea」之名,運送12萬多公斤的台茶到美國銷售,獲利大好。台灣茶的外銷從清代發芽,到日本時代,由台灣總督府主導,「Formosa Tea」的名氣更高了。台灣總督府的宣傳手法靈活,以品牌的概念經營大量製作形象海報,海報畫面常用一位美女當主題,穿和服或台式服裝,美人手上拿著新綠茶枝或是茶杯喝茶,除了「Formosa Tea」英文字樣之外沒有其他贊助者名稱,連「台灣總督府」 5個字都沒有印,有時會在美人的髮釵上暗藏上下兩個三角形的標誌,那是個「台」字,正是台灣總督府的LOGO。在國內外的博覽會上,台灣總督府推廣台灣茶葉也不餘遺力,為了向洋人推銷,出資幫助茶商在歐美博覽會上設置「臺灣喫茶店」,贈送樣品茶、放試飲包、茶具,原樣呈現東方風情,甚至印製台灣茶的風景明信片輸送產地印象,現場可現金買賣茶葉,厲害的是還會外派台灣纏足少女,到各地博覽會臺灣喫茶店上幫忙服務,當時還有報導讚美這些台灣少女,從早到晚努力的程度不輸內地天然足女性。樟腦、蔗糖、茶葉在百年前是台灣外銷三寶,日本時代結束以前,茶葉外銷有過一段光輝歲月,連行銷全球的立頓也曾使用台灣茶葉,現存1915年的立頓骨董茶罐,外觀黃底紅字上印著Formosa Oolong Tea就是證明。有趣的是,立頓茶罐上印的雖然是Oolong Tea(烏龍茶),但有學者懷疑,當時歐洲人喝紅茶,不習慣喝烏龍茶,把烏龍茶加糖當下午茶不太合理,唯一的解釋是罐上標註了「blend A」,意指調和茶,可能主內容還是紅茶,只是多了台灣烏龍風味。福爾摩沙茶替台灣創下外銷奇跡,不過到了現代,如果有外國人來台想在網路買「外送茶」享用,可能出現的卻是外送性服務,這可能是另一種外國人也不懂的台式奇蹟吧!
http://www.appledaily.com.tw/…/977…/林于昉%EF%BC%9A台灣茶外銷到外送茶的奇蹟,福爾摩沙茶替台灣創下外銷奇跡,不過到了現代如果有外國人來台想在網路買「外送茶」享用,可能出現的卻是外送性服務,這可能是另一種外國人也不懂的台式奇蹟-----更多請参考以上聯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