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葉大使」許正龍回憶,台灣的茶產業在1970、1980年代開始衰退,當時茶藝館被波霸奶茶店取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泡茶文化、家家戶戶和公司行號都有茶具的日常現象「被連根拔起」,他因此決定開始為台灣茶產業找出路。
......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研究員兼茶作技術課課長蔡憲宗告訴中央社記者,台灣茶產業的全盛時期在1946年至1982年,種茶面積達3萬3000公頃,有8成以上外銷,每年約2萬噸;之後因經濟發展帶動薪資及土地成本,加上其他國家競爭,轉為以供應內需為主,產地僅剩約1萬2000公頃,年產量約1萬4000噸,不到全世界產量的1%,出口量只有約3000噸,進口則有約3萬噸。
許正龍說,現在台灣茶葉的產量少,必須走特殊化路線,茶的品種可能被偷、製茶技術可能被學走,但土壤、氣候等影響茶葉品質的生產環境卻是無可取代的。
許正龍過去就已首創台灣烏龍茶的分類。製茶公會賦予許正龍「台灣茶葉大使」頭銜,除了肯定他長年在美國介紹台灣茶及喝茶文化,也是因這套系統建立了認定台灣烏龍茶品質的國際標準,貢獻卓著。
依照製茶過程的氧化程度、揉捻技巧、烘焙技術等工藝,烏龍茶目前已有文山包種、清香烏龍、傳統凍頂、琥珀烏龍、東方美人、台東烏龍,及台灣美人(Formosa Bonita)等七種,他稱之「七美人」(Seven Beauties from Taiwan)。
許正龍說,中國茶是用品種命名,有了這套系統,台灣茶則是用「科學命名」,2012年的世界茶葉大展,他曾有大膽嘗試,讓消費者命名,「例如Thomas Shu Tea」(Thomas Shu是他的英文名),不管怎麼命名,茶的品種、產地、產季,以及使用怎樣的製茶工藝,都有一清二楚的資料。
這個分類也有助研發不同茶葉的「拼配」,他表示,讓各種茶樹品種的特色與香氣滋味能做不同的變化,「這才是台灣的生機」。
經過多年努力打出台灣茶的形象後,許正龍指出,國際市場對台灣茶已有一定認識與接受度,在國內的供應鏈逐步穩定後,下一步要進軍商業用茶市場,「我常跟茶農第二代、第三代講,讓我們一起來做事」,把茶產業結合文化、食安、生態、環保和科技,茶產業就是很大的產業,「我們已經準備好了」。10611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