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穿著台灣茶外衣的越南茶大行其市

【社會事】穿著台灣茶外衣的越南茶大行其市2014-11-18 12:30
即使安全無虞,仍是詐欺
在台灣人力費用居高不下、檢測機制又不利小農的情況下,台灣本地茶葉因成本因素,逐漸難以和進口茶葉──尤其是越南競爭;儘管越南茶的檢查機制比台灣本地茶嚴格,目前尚看不出食安問題,但以台灣茶名義出售,仍是詐欺。
呂苡榕
越南進口的油不安全,那麼越南進口的茶葉安不安全?
日前名嘴在臉書上爆料某間飲品用了含有戴奧辛的越南茶葉,另有媒體則是報導市售茶葉、茶包的農藥檢驗有問題,單一產品就驗出高達二十多種農藥,雖然均未超標但也令人憂心。各種消息立即牽動這陣子敏感的食安神經,讓人惶恐茶飲是否成為下一個食安地雷區。

混裝茶遍布市場賺取暴利

根據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統計,台茶產值高達台幣七五○到八五○億元。其中瓶裝飲料約占二五○億元,餐飲業則有三○○到三五○億元,外銷六億元、內銷和小三通市場約有一八○到二五○億元。不過這麼大的茶飲市場,絕大多數得依靠進口茶葉支撐,光是去年台灣進口茶葉就高達三萬噸,而自產僅有一萬四千七百噸。

進口茶葉占了三分之二,這些茶究竟去了哪裡?茶農吳先生(化名)說,紅茶、綠茶等大宗茶類進了罐裝茶、飲料店和餐廳等一般消費市場;如果是台商去越南種植的烏龍茶,則被混裝成台灣茶來賣。

進口茶偽裝成台灣茶充斥在整個市場上,光從價格就能察覺一些端倪。「台灣產的金萱,最低手採茶一台斤也要四百元,你看電視購物一台斤賣六百元,扣掉電視台抽成五○%和其他成本,一台斤不到三百元,你想那會是台灣茶嗎?」吳先生說道。也因為低價搶進,讓市面上號稱「高山烏龍」的台灣茶,幾乎三分之二都是越南進口茶混裝。

二○一○年監察院曾對衛福部(時稱「衛生署」)提出糾正,要求檢討混裝茶產地標示問題,避免「僅有一%的台灣茶,也能標示『台灣製造』」的荒謬情形一再發生。」而衛福部隨後也修改了原產地認定原則,要求進口茶葉混裝後以真空小包裝販售時,得要依據進口茶葉混裝比例標示原產地國名稱。

不過,仔細一瞧市售的平價茶業,包裝上的產地大多仍寫著「台灣」。至於製成茶包、罐裝飲料等,由於是在台加工的進口茶,原產地因此容許標示「台灣」。

進口茶在產地標示上沒能嚴格把關,導致混裝茶遍布市場,許多茶商就透過混裝茶的價差獲取暴利。

以台灣茶商到越南種植的茶葉來說,一台斤售價大約兩百元,只有台茶一半,混裝後以台灣茶名義賣出,定價雖比真正台灣茶便宜,但仍高於進口茶價格,「像我認識的茶農,一年光賣進口茶就可以賺兩億元,這麼好賺幹嘛不做?」吳先生說道。

另外占據了消費市場最大宗的罐裝茶和餐飲業,大量使用進口茶混製,這些茶葉究竟會不會有農藥殘留或戴奧辛等問題?對此一位已離職的SGS檢驗員直言:「越南茶比台灣的還乾淨啦!」

該名檢測員說,一○年監察院同樣也針對衛福部的海關檢驗過於寬鬆提出糾正,之後海關對進口茶改為逐批檢驗,查驗相當嚴格,因此國外茶葉在用藥上也會格外注意。「混裝茶就跟之前的混裝米一樣,問題在於詐欺,但較少汙染疑慮。」

而另一位茶農楊先生(化名)也表示,台灣人去越南種茶都知道,要進口到台灣海關檢驗很嚴格,所以都會注意農藥殘留,檢測出幾乎都在合格範圍,而且台灣要求不得檢出的農藥,也都不會檢測到。

那麼媒體所稱的單一產品有二十多種農藥殘留的茶葉來自哪?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農藥檢查比本地還嚴

「在台灣,採慣行農法的茶園一定會用藥。加上這兩年高溫高濕,病害蟲害相當嚴重,不用藥真的不行。」茶農張小姐(化名)說,加上台灣許多茶園附近有檳榔樹,農藥噴灑容易飄散到茶樹上頭,而且檳榔樹用藥的藥性很強,殘留較久。

另外台灣茶產業在農業人力外流後,手摘茶的採茶人力吃緊,何時採茶得看採茶阿嬤的時程,但這個時程不一定能配合農藥的「安全採收期」。

張小姐說,每種農藥安全期不相同,最長可達二十一天,但採茶工人不可能等到二十一天後再來採收,因此農藥殘留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問題。

「加上這幾年高山茶被炒作得很凶,中國市場的需求量也增加,為了能夠趕緊供應中國市場,有些農民會一次噴多種藥,並在葉面上噴灑生長激素,結果變成『雞尾酒療法』,混藥使用。」張小姐感慨。這些現實因素都影響了台灣茶的安全性。

雖然農委會有田邊檢測農藥,但茶葉每四十五天採收一次,採收頻率如此高,農委會沒有人力每次都檢驗。農民私下就表示,台灣茶要出口到農藥管制相對嚴格的日本,若不混裝農藥殘留較少的進口茶「稀釋一下」,邊境檢驗很難過關。

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難競爭

農藥殘留背後反映的是台灣茶葉生產的結構性困境。一九二六年日治時期台灣茶葉栽種面積高達四六○○○公頃,到了加入WTO的前一年、二○○○年栽種面積,已下降到一九七○○公頃;加入WTO十年後,一一年再度下降到一四○○○公頃。茶葉種植逐年萎縮,原因來自生產成本增加和進口茶葉夾殺。

茶農每戶平均栽種面積一.○八公頃,採茶、炒茶一次製成約需要十到十三個人力,一個炒茶師傅一天工錢就要八千元,人力成本讓台灣茶葉價格不斷攀高。

「十年前和現在相比,低海拔手摘茶的平均價格貴了一百元,貨運成本高了七成,但這些成本無法反映到消費者身上,因為進口茶價格開這麼低,你賣貴了,誰跟你買?」吳先生說道。

農民因此放棄茶葉種植,「像是南投名間鄉去年茶園有二三○○公頃,今年只剩一七○○公頃,其他都轉去種植高單價的紅薑、火龍果。」吳先生說,面積減少,其他生產成本不變,換算下來單位面積生產成本變高,導致茶葉價格上漲,「一上漲廠商、消費者就又往進口茶那邊去了。」

進口茶價格壓制了台灣茶價格,也讓許多小農回過頭必須控管生產成本,當然也就沒有多餘經費花在農藥檢測和用藥控制上頭。張小姐無奈表示:「檢測一次五、六千元,很多人根本花不起這個錢啊!」

許多農民希望產地標示能更加嚴格,做出市場區隔,讓標榜「真正台灣生產」的台灣茶可以被消費者看見、甚至賣出較好的價格。但以目前茶葉所推出的三種認證來說,有機、產地標章和產銷履歷,每種都得先花大錢做檢測,之後才能拿到標章與認證。

負擔不起檢測費用

「像產地標章目前有十三個申請通過,會來申請的就是阿里山高山茶、合歡山高冷茶、日月潭紅茶等高價位的產品。」農糧署人員說,這個制度設計如何能讓一般農民都能負擔的起,還有檢討空間。

「沒了台灣市場,現在我們只能依賴中國市場。」吳先生感嘆,這幾年中國有高價茶葉的需求,因此台灣產的高單價茶可以外銷到中國,撐住台灣茶產業。「結果就是台灣人喝不到台灣茶,都喝進口茶。就像我們自己種山葵,但是都外銷日本去給人家做優質的哇沙米;然後自己用加工做成的哇沙米,你說荒不荒謬?」

沒有留言: